南宫NG·28(中国)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

522_57px;

OA登陆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员工文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员工文萃 > 员工文萃

过年的味道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3-23 阅读:

时光匆匆,如过隙之驹,仿佛只经过了春夏秋冬四个字,就又过年了。过年期间趁着往来拜年、走亲访友的闲暇之余,泡上一壶香茗,点燃一支香烟,在袅袅烟雾中,翻看着久藏书架的《宋诗三百首鉴赏辞典》,也算是一种提升精神境界、沉醉在不一样年节之中的自我放松。无意间读到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这不是王安石的《元日》吗?触景生情,不经意间忆起儿时的年,那些饱满的、热情的、温暖的年。

【炸油馃子、烧烧壳子】

过了小年,父母就开始为过年而忙碌起来。记得那时候,连队里面炸油馃子、烧烧壳子都是两三家相互帮忙。轮到我家开始炸油馃子,母亲早早就和好了面饧着,左邻右舍的阿姨、大妈,把兑好的面团翻、转、挤、压、搓、拧、攥、挑,做成各种花样图形,还记得一位阿姨手特别巧,用红糖、姜黄等色料,和成五色面团,制成活灵活现的蜂蝶、花卉等形状,还把经过特殊加工的沙枣面和红枣枣泥一同做馅,制成酒泉特有的沙枣面油饼子。渐渐地,盖帘上排满了琳琅满目的各色油馃子。厨房里,另一位阿姨捏个面娃娃炸熟,放在锅沿上,有了面娃娃站岗,油就不溅了。只见她左手抓着笊篱,右手拿着筷子,娴熟的在油锅翻着“浪花”,金黄甜香的油馃子和沙枣面油饼子,在她的操控下,上下漂浮,像一个个幸福的小舢板。炸出来的各色油馃子色香味俱全,嚼着脆生生的,声音都感到悦耳。而我和连队的小伙伴们蜂拥而至,顾不上烫,用手抓起一个刚出锅油馃子,三下五除二就吃没了影。吃饱喝足,网罗小伙伴撒丫子满连队的疯玩去了。做烧壳子也是过年必备的,烧壳子是将面卷入各种配料调味,光是在和面团的时候,就要加入鸡蛋、胡麻油等各种天然食品,做成花卷、百叶等不同种类的烘烤类面点,也可以制成沙枣面馅的。下河清这边主要是用啤酒花杆子、秧子将烧锅子四面加温,直到烤到黄亮,吃起来口味香甜,香脆可口,既有面皮本真的麦香味,又有沙枣面的酸甜味,更有红枣的枣香味,极具西北风味!我家就这样年年做一小水缸炸油馃子和一竹筐烧壳子,能吃很长一段时间,在外边玩饿了,回家吃上几个油馃子或者烧壳子,“咕咚咕咚”地喝上一大杯凉白开,肚子就被撑的饱饱的,满满的过年幸福感。

【年夜饭、压岁钱】

年夜饭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重头戏。从记事起,父母每年都要早早地做准备,杀猪宰鸡,准备好吃的。那个年代没有什么新鲜的蔬菜,菜窖里多存放土豆、萝卜,但是每年过年,父母都会买带鱼、鲤鱼、苹果、桔子等水果和蒜苔、芹菜、蘑菇等“高档菜”。最好的就是杀年猪,因为可以天天都吃到肉。贴完对联、门神,放完鞭炮,父亲母亲就开始轮番上阵,拿出各自的好厨艺,什么父亲的木须肉、红烧排骨、糖醋鱼,母亲的红烧带鱼、红烧鸡块等等。吃年夜饭前,最激动的时刻莫过于收压岁钱了,因为压岁钱是属于自己的“小金库”,虽然钱不多,但是幸福不幸福,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那时候条件有限,压岁钱给的也不多,充其量也就是十块、二十,但是我家的亲戚多,那个时候一个年下来,也能收个200-300多元的压岁钱,这些压岁钱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小金库”,收完压岁钱总是在盘算着用这些钱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但是最终每年的压岁钱自己只能花个十儿八块的,剩下的就会全部上缴父母,全当自己新一学期的学费。吃过年夜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父亲说,“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表达新年愿望的特有方式。等到十二点,老爸鞭炮一放,我们就开始下饺子,吃饺子,新一年的幸福生活由此开始。

【拜年与喝酒】

一直以来,大年初一的拜年象法定的一样,一年也没有冒掉过。每年初一的早上,放过鞭炮,吃过饺子,连队里的娃娃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的整整齐齐,口袋里揣上两挂小鞭炮,串联上几个小伙伴,挨家挨户的跑着拜年。拜年的过程中,小伙伴们把点个香头,把鞭炮拆散,一个一个的放。捻子脱落的、点燃不响的,就从中间折断,直接引燃火药,霎时火星四溅,颇为好看。如果觉得不过瘾,还会把三、四个鞭炮捻在一起,放它个霹雳啪啦。年初一一玩一天,父母也不责备,快乐的天昏地暗。

已经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开始,连队拜年开始兴起喝酒这一传统。就记得连队里一位不胜酒力的叔叔,因为大年初一赶早去别人家拜年,一大茶杯白酒下肚,没多时就已晕头转向,回家大睡一天,成为历次酒桌上大家的“玩笑”。连队里面确有几个“酒家”,过年期间几乎天天推杯换盏、花样百出、吆五喝六、盯拳监杯子,争强好胜当“英雄”。但是在我的印象中,这些酒友们可真从来没有喝大“砸场子”,喝到一定“境界”,他们总会一个一个勾肩搭背,说着悄悄话,一会眼泪汪汪、一会哈哈大笑,高高兴兴的来喝酒,步履蹒跚的被各自的老婆“揪回家”。近年来,倡导健康喝酒,文明喝酒,连队场区的人拜年喝酒随意随量,不再为拜年喝酒勉为其难,让人盛情难却。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大过年的,能喝不喝也不对,爱喝的、能喝的,还是要喝的。

【糊灯笼与打灯笼】

而按照老例儿,没过“十五”都算年。连队的时候,我家邻居是一位复转军人,他的爱人我们叫张阿姨。记忆中,她每年都会给我和弟弟糊灯笼。张阿姨给我们制作的纸灯笼用料简单,只有竹条、彩色皱纹纸、笔墨等。制作的步骤到今天我还记忆犹新,首先建骨架,然后,用彩色皱纹纸做灯面,最后镶边,最后找一根合适的木棍挑起来,连队的小伙伴的灯笼也大都会如此。等到正月十五的那一天,伴随着夜幕的到来,连队的小伙伴们聚到一起,人手一个灯笼,大的领着小的,打着灯笼一面玩耍,一面满连队的哼唱着“打灯笼,烤手啦,你不出来我走了。”疯够了,跑累了,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还记得有一年农场举行元宵节灯展,各分场、各连队可是下了功夫,我家所在的二分场领导召开全分场职工大会,选贤任能,硬是用简单的竹、木、铁丝扎制骨架,外用绵纸、玻璃纸或纱绢装裱,制作了什么鱼灯、龙灯、走马灯以及各种几何形灯等,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那几个走马灯,在那一年的全场元宵节灯展上,就因为造型别具一格,图案新颖美丽,最重要的是各种人物造型能在灯里面旋转,“技压群灯”、一举夺魁,得了全场第一。

【看春晚、耍社火】

看春晚,是年三十的重头戏,因为看春晚就能渲染出一派馥郁喧腾的年味,成为辞旧迎新的鲜亮标志。每到春晚开始前,全家人端坐在电视机旁看得全神贯注,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小小的屏幕。记忆中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费翔的《故乡的云》,那英、王菲的《相约98》等等歌曲耳熟能详。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姐夫和小舅子》,沈腾、马丽、杜晓宇表演的《扶不扶》等脍炙人口的小品,还有诸多戏曲、歌舞、杂技、魔术等等太多的节目让人激情澎湃、久久难忘。历年的春晚在歌舞中表达对美的追求,在小品中塑造和而不同、成人之美的性格。每次都是直到春晚结束,我们才意犹未尽的开始守岁。翻看网上资料,从1983年第一届春晚开始到现在,已经举办了整整35年。看春晚、议春晚,都饱含了我们对生活的期待和对诗意、远方的祝福与瞩望。

看社火,应该是儿时过年记忆中,最为开心的事情之一了。每到农场举办社火表演儿那一天,连队里的小伙伴们就早早的或成双结对,或在父母的陪伴下,向场部集中。等社火表演的时间一到,由干部职工自编自导自演,朴实喜庆而充满乡土气息的社火表演,就会让节日里的下河清农场欢腾起来了,让过年的气氛铺满了农场大地,更让下河清干部职工在热火朝天、如火如荼的文化活动中幸福满门、欢乐满满、家家祥和!每年的社火表演,演员们个个精神抖擞,劲头十足,神采飞扬,他们身着鲜艳靓丽的服装,敲着欢庆的锣鼓,挥舞着手中的红绸,扭动着欢乐的秧歌,伴随着鼓点,轮番登场。大家踏着喜庆的鼓点,合着欢快的节奏,甩着扇子、挥着红绸、舞着龙头、耍着狮子,每个人的脸上都透露着迎新的喜悦。您听呀,铿锵有力、热闹非凡的锣鼓阵阵响起,您看呀,欢快的秧歌扭起来,喜庆的金龙舞起来,威猛的雄狮闹起来,威风锣鼓铿锵有力,旱船赶驴惟妙惟肖,西游记人物诙谐幽默,大头娃娃喜庆好玩。通过社火表演,抒发了下河清干部职工发对幸福生活的喜悦和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展示了下河清干部职工的欢乐和喜悦、幸福与吉祥,把新年的气氛推到了极致。

过年的味道是什么,在我看来,过年的味道是贴在门框上的对联,是红红火火的祝福,是贴在门和窗上的福字,是满满一桌的年夜饭,是高高兴兴的收压岁钱,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包饺子,是与发小一起走家串户的拜年,是热热闹闹的看社火,放鞭炮,更是农垦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迎接新时代的到来。过年了,在回味年的味道的过程中,春来了,福到了,又一轮美好的生活开始了。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兴路21号 电话:0931-8857181
Copyrights © 2018-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亚盛集团
陇ICP备1500221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552号

关注我们:

  • 130_130px;
友情链接: